“綠美小園”、口袋公園、“小青園”……漫步在高埗的村居小巷,放眼望去,一個個小而美、小而精的公園星羅棋布點綴在房前屋后,樹木花草錯落有致,清新空氣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行路有蔭,逐漸成為高埗市民的生活寫照。這是高埗鎮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綠”為底、向“美”而行的生動縮影。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近年來,高埗鎮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各項重點任務,高水平謀劃推進“綠美高埗”生態建設,深入實施城鄉一體綠化、綠色通道品質、古樹名木保護等多項提升行動,著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樣板,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生態福祉,交出了亮眼的“綠美”成績單。
持續提升綠化總量和質量 打造更多高品質綠色空間 在實施城鄉一體綠化提升行動方面,高埗鎮逐年逐村制定鄉村綠化工作計劃和綠化示意圖,逐步明確綠化美化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提升“五邊”“四旁”綠化美化品質,促進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串點成景、串珠成鏈。 除了不斷加強頂層設計,高埗鎮還緊盯各個實操環節,將鄉村綠化納入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機制,全流程保障鄉村綠化美化工作順利推進。 據統計,今年以來,高埗鎮各村(社區)完成綠化面積約8公頃,綠化長度約25公里,種植各類喬木6786株;完成水邊綠化9.755公里,綠化總量和質量持續提升;已建成“綠美小園”319個,口袋公園44個,并成功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青小園”,為群眾提供更多的高品質綠色空間。 優化綠美高埗的空間布局 為打造美麗舒適、綠色生態、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高埗鎮堅持“功能為主、景觀為輔”的原則,扎實開展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讓游客和群眾行在路上、美在心間,不斷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方面,啟動高埗鎮智能科創研發產業園配套設施建設(園區道路升級改造)等項目,持續升級園區道路,推進通道綠化美化,實現“顏值”和“功能”雙提升。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高埗大道、頤龍西路、振興路、南華街等四條鎮區主要道路的升級改造,改造長度約12公里,新增行道樹411棵,整治綠化面積9728.27平方米。 另一方面,根據江河湖水環境狀況和岸線生態功能特點,全力推進萬里碧道建設,對轄區內的河道進行水環境綜合整治,并對有條件的河岸進行水利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因地制宜做好“水文章”,致力為市民群眾營造更加舒適、更具活力的濱水生活環境。目前,高埗已完成東江南支流碧道、中堂水道碧道蘆村段、中心涌碧道(一期)的建設,總計11.08公里。 “摸清”自然資源“家底”是優化綠美生態空間布局的起點,摸得清才能管得好。同時,高埗鎮根據東莞水鄉地區“十鎮一港”濱水岸線增綠提質規劃指引,逐步摸清轄區內大、中、小河流種植“家底”,推進構建水鄉風情濃郁的綠色生態水網。目前,高埗已完成水邊綠化9.755公里,新增樹木共2197株;“河暢、水清、固堤、岸綠、景美、人和”目標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讓“綠色文物”煥發生機 擦亮生態文明“新名片” 古樹名木被譽為“有生命的文物”,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歷史、文化、科學、景觀和經濟價值,還是城市的綠色“名片”。高埗鎮的古樹資源豐富,有榕樹、木棉、水翁、秋楓、假檳榔、樟樹等樹種,當中最多的是榕樹,9株古樹的樹齡超三百年。 當前,高埗鎮正積極探索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機制,落實管護責任,嚴厲打擊破壞古樹名木的行為,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為每株古樹名木確定相關責任單位,確保古樹名木有人管、有人護。全鎮97株古樹均掛有保護牌,當中大多古樹都設有樹池、支撐等保護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高埗鎮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進一步壓實區域管護責任,加大日常巡查巡護力度,村級林長做到每月一巡,對古樹生長、保護現狀、掛牌情況等進行動態監測和跟蹤管理,全面準確掌握轄區內古樹名木資源動態變化。此外,高埗鎮還設置了專項資金,通過修枝、防腐、病蟲害防治、樹洞修補仿真等處理措施,分批對全域古樹名木開展挽救復壯,撐起古樹名木“保護傘”。 營造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氛圍 提升綠美生態建設綜合效益 植綠護綠、美化環境、環保手作、生態宣教……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植樹樹成林。為了讓全域綠起來、美起來,高埗鎮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通過廣泛宣傳以及開展各類鄉村改造建設志愿服務行動,發動社會各界參與綠美生態建設行動,推動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良好氛圍,全面掀起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新熱潮。 與此同時,高埗鎮聚焦綠美生態建設,凝聚志愿者、居民、新市民、親子家庭等多元主體力量,與轄區內的學校、企業、村(社區)合作,引導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投身“百千萬工程”實踐,并發起高埗鎮“青小園”建設設計提案比賽,邀請社會各界和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一起為19個村級“青小園”建設出謀劃策,營造全民參與愛綠植綠護綠的濃厚氛圍。 △組織動員青少年志愿者在全鎮認領選點進行“青小園”改造建設。 據統計,2024年至今,全鎮共計開展“綠美莞邑 黨員先行”“黨員認捐認種一棵樹”等主題義務植樹活動47場,籌集社會資金約70萬元;種植同心林、僑心林、青年林、工會林、兩新林、聚才林等主題林共9個,實現從“一處綠”向“一片綠”升級;組織了446名青年志愿者參與到“青小園”建設中,已建成一個鎮級“青小園”示范點,凝聚“護綠”強大合力。 下來,高埗鎮將繼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多舉措“擴綠、興綠、護綠”,全力做實“綠”文章,不斷豐富“美”的內涵,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高埗,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暢享“綠色”福利,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繪就“美美與共”的生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