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石龍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細化方案》業經鎮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特此通知。
東莞市石龍鎮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19日
石龍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細化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粵府〔2020〕71 號)和《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東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東府〔2021〕44 號)精神,推動石龍鎮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現就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編制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以下簡稱“三線一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p>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三線一單”為主線,以空間管控為手段,提高生態環境參與服務綜合決策、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能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城市品質,為石龍鎮實現“精致石龍、魅力名鎮”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保障。
?。ǘ┗驹瓌t
保護優先,強化管控。在市級成果上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優化,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保護優先,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不得以任何形式突破、變通、放寬管控要求。
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根據石龍鎮重點生態環境指標目標、產業發展現狀與規劃定位、環境質量現狀、污染源現狀、污染治理建設等實際情況,在落實國家和省市相關要求的前提下,以最主要的資源環境問題為著手點,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石龍鎮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方案。
強化銜接,分類指導。強化“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細化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產業發展與國土空間相關規劃、資源利用規劃的銜接,在市級“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總體框架下,結合石龍鎮經濟社會發展、主體功能分區及自然資源的實際情況,進行管控方案的細化,促進環境管理精準化。
全域覆蓋,強化空間。全域開展區域空間評價,不斷深化空間尺度和管控要求,在實踐模式和配套政策方面大膽創新,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各項要求落實到區域空間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中,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實行高精度管控,針對不同的環境管控單元,制定差異化的環境準入要求。
?。ㄈ┲饕繕?/p>
到202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全鎮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顯著增強。其中:
——生態保護紅線和一般生態空間。全鎮無生態保護紅線;一般生態空間面積2.2 km2,占石龍鎮國土面積的15.97%。
——環境質量底線。全鎮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東江飲用水水源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國家、省和市下達目標要求。大氣環境質量穩中向好,PM2.5年均濃度按市核定目標執行,臭氧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市設定要求。
——資源利用上線。強化節約集約利用,持續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水資源、土地資源等達到或優于市下達的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能源消費總量、煤炭消費量、單位GDP能耗達到市下達目標。
到2035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鞏固完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生態環境根本好轉,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石龍基本建成。
二、環境管控單元劃定
全鎮共劃定環境管控單元5個,包括優先保護單元和重點管控單元兩類,沒有一般管控單元,實施分類管控。
——優先保護單元,主要為水源保護區。全鎮共劃定優先保護單元3個,面積2.094 km2,占全鎮面積比例15.2%,主要包括市第六水廠飲用水源保護區、石龍西湖水廠水源保護區和石龍黃洲水廠飲用水源保護區。
——重點管控單元,指涉及水、大氣等環境要素重點管控的區域,主要為工業集中區和人口密集區。全鎮共劃定重點管控單元2個,面積11.683 km2,占全鎮面積比例84.8%,主要涉及西湖村、王屋洲村、黃家山村、林屋村、中山東社區、中山西社區、忠維村、興龍社區、新維村、蒲溪村。
三、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國家、廣東省和東莞市環境管理政策,以維護區域生態功能和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導向,基于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建立完善并落實廣東省、東莞市及石龍鎮各類環境管控單元的“1+6+5”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其中,包括廣東省1個總體管控要求,東莞市對石龍鎮劃定的6個優先、重點和一般管控單元的要求,以及石龍鎮5個環境管控單元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ㄒ唬┤偵鷳B環境準入要求
1. 空間布局約束要求
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嚴格審查涉“兩高”行業的有關綜合性規劃和工業、能源等專項規劃環評;以“兩高”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規劃環評應增加碳排放情況與減排潛力分析。新建、改建、擴建“兩高”項目須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滿足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達峰目標、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相關規劃環評和相應行業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環評文件審批原則要求。新建、擴建“兩高”項目應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單位產品物耗、能耗、水耗等達到清潔生產先進水平。
加強涉氣項目環境準入管理。環境空氣質量一類功能區實施嚴格保護,禁止新建、擴建大氣污染物排放工業項目(國家和省規定不納入環評管理的項目除外)。禁止新建、擴建燃煤燃油的火電機組(含企業自備電站),推進現有服役期滿及落后老舊的燃煤火電機組有序退出;原則上不再新建燃煤鍋爐,逐步淘汰生物質鍋爐、集中供熱管網覆蓋區域內的分散供熱鍋爐,逐步推動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全覆蓋。禁止新建、擴建水泥、平板玻璃、化學制漿、生皮制革以及國家規劃外的鋼鐵、原油加工等項目;嚴格限制新建生產和使用高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的項目。
加強涉水項目環境準入管理。在東江流域內,除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禁止項目外,還禁止新建農藥、鉻鹽、鈦白粉生產項目,禁止新建稀土分離、煉砒、煉鈹、紙漿制造、氰化法提煉產品、開采和冶煉放射性礦產及其他嚴重污染水環境的項目;嚴格控制新建造紙、制革、味精、電鍍、漂染、印染、煉油、發酵釀造、非放射性礦產冶煉以及使用含汞、砷、鎘、鉻、鉛為原料的項目。
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茖W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新建高能耗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探索建立二氧化碳總量管理制度。
推動交通領域能源結構優化調整。依法依規科學合理優化調整儲油庫、加油站布局,加快充電樁、加氣站、加氫站以及綜合性能源補給站建設;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強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農業節水增效;推進工業節水減排;開展城鎮節水降損;保障江河湖庫生態流量。
推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茖W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空間;按照“工業優先、以用為先”的原則,調整存量和擴大增量建設用地。
2. 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嚴控大氣污染物排放。在可核查、可監管的基礎上,新建項目原則上實施氮氧化物等量替代,揮發性有機物倍量替代。深入開展工業爐窯和鍋爐污染綜合治理,火電及鋼鐵行業企業大氣污染物達到可核查、可監管的超低排放標準;水泥、石化、化工及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企業大氣污染物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深入推進石化、溶劑使用及揮發性有機液體儲運銷的揮發性有機物減排,通過源頭替代、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實施反應活性物質、有毒有害物質、惡臭物質的協同控制。以臭氧生成潛勢較大行業企業為重點,全面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深入實施精細化治理。
加大水污染物防治力度。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的行業標桿管理,嚴格執行沙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重點水污染物未達到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實施減量替代。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系統治理河涌和黑臭水體。加快推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質增效,率先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深入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和回收利用。支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應用,充分利用工業窯爐、水泥窯等設施消納尾礦、粉煤灰、爐渣、冶煉廢渣、玻璃渣、脫硫石膏等工業固體廢物。嚴格落實《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以明確垃圾分類標準、建立垃圾分類系統為導向,注重可操作性,著力強化全程分類體系監管,形成石龍鎮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基本制度規范。
嚴格控制新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繼續嚴格實施重金屬污染防治分區防控策略,禁止在重點防控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重金屬污染防控非重點區新建、改擴建重金屬排放項目,應落實重金屬總量替代與削減要求,嚴格控制重點行業發展規模。強化涉重金屬污染行業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管理,嚴格執行環?!叭瑫r”制度。
3. 環境風險防控要求
加大水環境風險防范力度。強化飲用水水源地風險管控,建立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強化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風險協同防控,建立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強化石化企業、涉重金屬行業和工業園區等重點環境風險源的環境風險評估和防控。
加強重點園區環境風險防范。加強石龍黃洲工業集聚區、石龍西湖工業集聚區等園區的環境風險防控,建立完善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開展有毒有害氣體監測,落實環境風險應急預案。石化建設項目原則上應進入依法合規設立、環保設施齊全的產業園區。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項目應進入化工園區。
強化土壤環境風險管控。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嚴格控制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涉環境污染重點行業企業,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廠及污染處理處置設施等公用設施。強化建設用地風險管控,防范人居環境風險,規范受污染建設用地再開發。
強化重金屬風險管控。加強涉重金屬污染源環境風險管控。強化涉重危險廢物安全處理處置。加強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建立污染地塊清單,實施污染地塊分類管理,強化污染場地開發利用環境管理。
加強危險廢物風險防控。提升危險廢物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強危險廢物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建立風險防控體系;依托危險廢物重點處置單位,建立區域環境應急處置網絡,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4. 資源開發效率要求
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將城鎮建設嚴格限定在開發邊界之內。推動城鎮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利用,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強化土地使用標準和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加強項目生成階段節約用地審查,全面開展各類開發區和園區的用地普查。大力推廣節地技術,培育節地模式和節地典型。
實施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深入實施節水行動,嚴格用水總量控制,加強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統一調度,發揮水資源價格調節功能。
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推動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包裝廢棄物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ǘ┉h境管控單元準入清單
詳見附件4。
四、實施應用
?。ㄒ唬┘訌娊M織領導
各部門單位、村(社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三線一單”實施應用工作機制,在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資源開發、城鎮建設、重大項目選址時,應將“三線一單”確定的環境管控單元及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重要依據,并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執法監管等過程中做好應用。市生態環境局石龍分局要做好統籌協調,不斷提高“三線一單”成果應用的戰略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各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數據更新。
?。ǘ┕ぷ骷夹g保障
市生態環境局石龍分局要牽頭組建“三線一單”工作專班和長期穩定的專業技術團隊,牽頭組織開展“三線一單”跟蹤評估、更新調整、數據維護、宣傳培訓等工作,推進實施應用;需鎮財政保障經費的相關項目,由市生態環境局石龍分局按要求申報年度部門預算。
?。ㄈ﹦討B調整機制
按照省和市“三線一單”實施管理相關規定,做好成果實施、評估更新和動態調整工作。5年內,因法律、法規、地方發展戰略、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目標等發生重大變化的,以及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范圍與邊界、自然保護地體系等依法依規調整后而導致“三線一單”變化的,按程序組織調整更新。
?。ㄋ模┣鍐问褂眉皵祿?/p>
根據環境管控單元所涉區域、流域和單元內地塊涉及的各環境、資源要素屬性,自上而下依次查閱全省總體管控要求、全市生態環境準入要求、全鎮生態環境準入要求和具體單元清單,分層級明確環境管控單元及各地塊應執行的管控要求。
本方案由東莞市生態環境局石龍分局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1. 東莞市石龍鎮生態空間劃定情況匯總表
2. 東莞市石龍鎮環境管控單元匯總表
3. 東莞市石龍鎮環境管控單元圖
4. 東莞市石龍鎮環境管控單元準入清單
點擊查看政策解讀:關于《東莞市石龍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細化方案》的政策解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