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示:您已進入導航區1,本區域含有7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
2023-02-06 來源: 本站【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到:
提示:您已離開導航區1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部署以及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新定位,聚焦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目標,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強化為農服務能力,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為全市在“雙萬”新起點上高質量發展發揮供銷社積極作用。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充分發揮供銷企業政治優勢,營造高質量發展的環境。一是要堅持黨建引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要按照黨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加強領導、統籌謀劃、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要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守好守牢各類意識形態陣地。要全面落實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基層社“一把手”頭雁隊伍建設。二是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在全系統公開選拔干部的基礎上,探索擴大選拔范圍,完善選拔模式,建立完善人才庫,實現有人用、用能人的選人用人機制。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健全完善容錯糾錯和正向激勵機制,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綜合業務素質,培育培養年紀輕、有干勁、有文化、思路新的基層人才隊伍,提高供銷系統活力,夯實基層發展人才基礎,為供銷系統發展奠定人才根基;三是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從嚴管理監督干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
二、深刻把握供銷企業的戰略定位,融入高質量發展大局。
一是加大基層社改革力度,筑牢發展基礎。根據中華全國總社印發了《基層供銷合作社建設工作手冊(試行)》的工作要求。加快基層社的升級改造,依據政策優勢,結合各基層社的自身實際,按照做強做優一批、發展壯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的目標,采取分步實施的方式,加快推進基層社分類改造,進一步夯實供銷發展根基;二是強化集團公司定位,發揮統籌作用。要做大做強供銷集團公司,強化控股平臺定位及職能,采取產權聯結、業務對接、管理輸出等方式,推動集團公司與社有企業、基層社加強聯合合作,以控股、參股,開放辦社等方式整合重組系統內再生資源、農副產品流通等經營業務。全面發揮供銷集團公司的統籌引領改革的作用;三是加快數字供銷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根據總社、省社數字供銷建設要求,針對供銷社傳統管理體制中存在的難點及問題,以提升系統內部監管為目標,由供銷集團公司牽頭負責,加快推進數字供銷建設,采取先易后難的方式,先行推出物業資產管理板塊,后續根據工作需要逐步加入人事、財務管理等板塊,以數字供銷為依托,加強和完善全系統的內部管理機制。
三、持續提升企業經營品質,積聚高質量的發展動能。一是創新物業資產經營模式。主動探索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快解決和規范全系統物業資產權屬,提高資產實力。針對物業資產現狀,創新物業資產經營模式,充分利用全市拓空間、“工改工”等有利政策,采取分批方式,加大盤活、盤優、盤大物業資產工作力度,推動資產保值增值;二是提升產業經營能力。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尋找錯位發展機遇,提升供銷產業能力。借鑒在新冠疫情中收儲防疫物資的經驗作法,發揮供銷社應急保供作用。利用現有網點優勢,加快提升配送能力,在生鮮配送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餐廚一體化配送、預制菜等產業;三是拓展循環再生服務。充分發揮加貿平臺及固廢平臺優勢,積極打造再生資源行業規范化管理體系。依托現有的南城“石鼓社區城市固廢e站”、創合盈鑫生活垃圾便民回收亭等先進模式,探索再生資源“兩網融合”在鎮街的履蓋率,打造再生資源循環產業體系。
四、全面提高項目經營能力,保障高質量發展紅利。一是推動農副產品流通網絡建設。以連接產地網絡、形成農產品進城冷鏈物流中心為目標,全力抓好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銷地網”及農產品直供東莞子平臺建設,在農產品種、采、儲、運、銷等環節準確切入,合力共構農副產品流通產業鏈;二是推動社區服務網絡建設。對經營網點進行改造升級,打破單一日用消費品經營模式,增加多元經營功能。聯合對接社會資源,推動經營網點向村、社區下沉,形成覆蓋全市的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面向城市新型社區和市民生產生活需要,提供消費、食材配送、家政服務、教育培訓等綜合服務。三是發揮市場流通主渠道作用。加強供銷系統在東西部協作中的作用,繼續大力推動“1+N”消費協作模式,以供銷集團為龍頭,積極引進銅仁、林芝、韶關等對口幫扶地區優質農副產品供莞消費;四是做實做大本地特色產品。各基層社深耕本地,以當地特色農產品為主打,借鑒大嶺山荔枝干、莞品名優、茶山莞府臘味的成功經驗,打造更多東莞特色名優手信品牌和特色農產品,積極參與農博會等展銷活動,宣傳供銷社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在供益供應鏈、莞品名優等平臺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電商模式,形成高效便捷的產供銷渠道,提高為農服務水平,拓展為農服務深度和廣度;五是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結合東莞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合作社+散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的現代農業產業模式,加快形成規?;?、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農業全產業鏈。借助消費協用優勢,積極推動當地農產品種植規?;?、技術化、產業化發展,開展深加工業務,挖掘農副產品潛質,緊緊結合市場需求,充分發揮聯農帶動惠農作用。
五、堅定不移統籌發展安全,筑牢高質量發展防線。一是要提升監管水平。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事項的事前評估、事中監管、事后審計相結合制度;強化和規范監管流程,建立完善的審核機制,加強制度督導檢查,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強化審計成果運用,加強基層“一把手”管控,切實提升化解防范風險能力;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設。針對巡察反饋問題,結合巡察整改工作,加快在資產、人事、經營管理等方面形成完整的制度體系,實現依規依紀依法依章程治社;三是要著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完善安全監管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格局。加強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確保不發生責任事故。加快老舊危房改造工作,消除安全隱患。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強化對食品安全工作組織領導。對系統內經營網點進行督促檢查、自查自糾,堅決杜絕假冒偽劣食品通過供銷社經營服務網絡流入市場。
![]() |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