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示:您已進入導航區1,本區域含有7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
2018-05-18 來源: 本站【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到:
提示:您已離開導航區1
2018年,市供銷社將全面圍繞供銷社綜合改革部署,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快綜合改革步伐,不斷提升系統實力,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各項工作的開展
隨著《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的出臺,將按照《實施意見》要求,抓緊落實《實施方案》中的各項工作,分步推進全系統綜合改革——
完善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強化聯合社機關行業指導、政策協調、資產監管、教育培訓、人員監管等職能,貫徹落實好上級社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研究制定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發展戰略和規劃。按照綜合改革要求,逐步建立健全理事會、監事會、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等。
構建控股平臺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按照社企分開的原則,抓緊組建聯合社控股平臺,優化社有資本布局,構建“市聯合社—控股平臺—全資、控股、參股企業”的治理機制。承擔“股權管理、資產經營、資本運作”三大工作任務,加快由傳統管理、分散經營向現代化管理、集約化經營、企業集團轉變,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加強基層社的分類改造?;㈤T、茶山、清溪、鳳崗、寮步、大嶺山等一批較好的基層社要實施多元化發展,朝著企業集團的方向發展;謝崗、樟木頭、黃江等中等水平的基層社要盤活資源,夯實發展基礎;洪梅等后進基層社要以對口幫扶、抱團發展為契機,積極探索新項目、新業態。
推進社有企業體制機制創新。一方面,廣泛吸收社會資本,放大社有資本功能,用有效資產吸引國有、集體或民營外來投資主體,強化聯合發展,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另一方面,推行企業員工持股,把員工與企業融為一體,形成利益共同體,進一步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企業的運營水平和競爭力。
二、進一步抓好項目建設提升綜合實力
一是大力推廣放心“菜籃子”配送工程。發揮供銷社“全國一張網”的對接優勢,依托供銷社現有的經營網點打造全市性的農副產品配送網絡,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渠道,將韶關、揭陽等東莞市對口幫扶市,以及經過考察過的甘肅、寧夏、黑龍江省雞西市等西北、東北的優質農副產品引入東莞,打造供銷社的“放心菜籃子”,助力食品安全。二是積極探索農村金融、中醫藥健康等新業態。借鑒浙江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做法,推動供應鏈金融公司和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健康運營,拓展農村小額貸款、擔保和保險等業務,爭取早日產生效益。加快與上市公司廣州宏韻醫藥公司合作項目的落地,弘揚中醫文化,促進市民健康。
三、努力構筑農村流通服務供銷網
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農業流通為主戰場,構筑“為農服務”供銷網絡。一是打造農村流通服務“供銷網”。發揮基層供銷社扎根農村、點多面廣、信譽良好的優勢,推動傳統流通業務轉型升級。依托現有經營網點,積極拓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打造覆蓋全市各村(社區)的農村流通服務“一張網”。二是搭建一個全市性的土特產品平臺。繼續挖掘和開發全市各鎮街優質土特產,整合市外優質農副產品資源,樹立“莞香情”品牌優勢,依托現有經營網點,搭建“莞香情”土特產連鎖經營平臺,打造一張覆蓋全市的土特產銷售網。三是做大農副產品加工業。擴大樟木頭、大嶺山兩個豆米制品加工基地的生產規模,為市民供應豆腐、豆皮等放心豆米制品;依托華盛食品公司,打造供銷社“冠牌”白醋拳頭產品。面向市民消費,大力開發醬油、燒臘、豆醬等傳統特色農副產品,豐富產品品類,重新樹立供銷社放心食品的信譽。四是領辦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圍繞糧、油、果、蔬、茶等重點農產品領辦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夯實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基礎,密切與農民在組織上、經濟上的聯結,大力開辦特色農業種植養殖基地,引導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積極探索現代都市農業和休閑農業。
四、積極探索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
再生資源是供銷社的傳統業務,發揮供銷社在再生資源行業網絡、人員和經驗等優勢,將再生資源打造成為供銷社特色支柱產業。一是做好再生資源重點項目。繼續抓好東莞市加工貿易廢料網上交易平臺項目,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平臺服務功能,擴大輻射范圍,引導更多的企業進入平臺交易,更好地為我市加貿企業服務。繼續抓好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中心項目,進一步提升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中心的產能,做強做大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業務。二是拓展再生資源新業務。積極參與低碳環保、循環再生等產業,加快推進餐廚垃圾油脂分離業務,以及拓展生活垃圾分類、醫療廢棄物、廢舊機油回收利用等業務,探索開辦專業性再生資源產業園。
五、強化黨建社建提高內部管理水平
一是加強黨建工作力度。堅持“黨管經濟”的原則,將黨建工作納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加強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認真履行“三會一課”制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原則,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全系統樹立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二是不斷強化制度管理體系。加快推進體制機制變革,創新經營模式,使傳統集體企業向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轉變;加快推進人事管理制度出臺,嚴格用人機制;嚴格執行已出臺的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等系列管理制度,保障集體資產安全;加強審計力度,引入有資質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基層社進行審計,切實強化監管手段;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大力引進各類經營管理人才,為發展奠定人才保障。
![]() |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