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東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編撰、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李建國教授主編的《東莞荔枝》專著正式發布,該書是首部全面反映東莞荔枝產業發展歷程、科研成果以及文化傳承的專著。 《東莞荔枝》全書分緒論、產業篇、科技篇、市場篇、文化篇和展望篇六個板塊九章,系統涵蓋東莞荔枝的栽培歷史、產業發展概況、品種資源、栽培技術、品牌建設以及荔枝文化等內容。這本專著,是東莞荔枝產業發展的重要文獻記錄,也是一本荔枝界的百科全書,更是對荔枝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重要載體。 東莞作為嶺南古邑,是最早舉辦現代荔枝節、最早加冕“中國荔枝之鄉”,也是最早獲批荔枝類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市(縣、區)之一的城市。荔枝的栽培歷史在東莞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在唐代便有成片荔山出現,宋代時荔枝生產日盛,明代“千樹荔”的大規模荔枝園也不在少數,清末民初,東莞不僅盛產荔枝還大量培育荔枝苗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東莞更是曾有過“全國荔枝第一縣”的輝煌,改革開放后,東莞的荔枝種植效率隨著嫁接方法和工具的革新變得更加出色,到21世紀,東莞更是培育了冰荔、觀音綠等特色高端荔枝新品種,帶動廣東乃至全國荔枝良種蓬勃發展和栽培技術進步,為整個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截至目前,東莞市荔枝種植面積保持在15萬畝以上,品種也從傳統的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優質品種擴展到冰荔、觀音綠、嶺豐糯、唐夏紅、莞香荔、莞福紅等特色高端品種,東莞荔枝在全國各地眾多的荔枝品種中占有獨特地位,連續數年斬獲“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金獎、銀獎、銅獎,處于廣東省乃至全國前列。因此,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高端荔枝出東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