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經的“次發達村”到如今欣欣向榮的商業氛圍,成功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麻涌鎮麻三村是如何立足獨特資源稟賦、產業現狀、發展特色,不斷增強發展后勁,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的?4月11日下午,鎮黨委書記曾平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濤率黨政代表團前往麻涌鎮麻三村,探訪文旅產業、人居環境整治、民房立面改造、碧道建設情況,認真學習借鑒“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經驗,開拓工作思路,進一步推動“百千萬工程”在道滘取得新成果。
鎮領導班子成員,有關部門負責人,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鎮“百千萬工程”指揮辦業務骨干等參加了交流學習活動。
01交流學習拓思路
青灰色磚清水外墻,騎樓建筑,形成獨具麻涌水鄉特色的都市鄉村風貌,這個充滿煙火味的人氣商業片區吸引了無數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在麻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何俊聰等陪同下,道滘黨政代表團走訪了華陽湖·創客坊,認真學習“挖掘文化底蘊打造品質景觀”,以及引入專業綜合服務商、村集體自改創新“工改工”工作機制等先進經驗。
“在華陽湖打造后,整個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我們將華陽湖片區原來低產能、污染比較大的舊廠房拆舊建新,打造成為華陽湖的配套設施,把這里打造成一個商業氣息比較濃郁的地方?!甭槿逑嚓P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麻三村對華陽湖沿岸(南岸)的舊廠房及低效益片區進行“三舊”改造,先后引進華陽湖創客坊、原創坊、壹城、古梅廣場等項目。已開發土地獲得的收益是土地改造前收益的6倍。這些好項目,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益跨越式提升?!叭f”改造給村集體帶來經濟收益,為農民提供創業就業機會,同時,村居環境的改善增強了村民幸福感、獲得感。
在麻三村的“古梅鄉韻”沿路風貌帶,開門見湖、堤綠水清、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黨政代表團沿碧道步行,邊行邊問,細致查看附近河道水質狀況,參觀調研提升工作情況。
據悉,麻三村通過農房風貌提升,結合水鄉特色對“古梅鄉韻”沿線房屋立面進行微改造;加強村莊綠化美化,對“古梅鄉韻”綠化景觀加種補種,在古梅南路擺放可移動花箱,對魚塘樹槽進行清淤;利用閑置地打造小花園,倡議村民利用樓頂、陽臺種植花草蔬果,打造美麗庭院。
此外,麻三村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搶抓典型培育機遇,全面提升“古梅鄉韻”風貌,包括升級改造坣下坊牌坊、增建特色拱橋、升級改造蓑衣基涼棚、升級改造蓑衣基魚塘護欄、沿線農房風貌提升、碧道改造、建設生態停車場等等。
02“他山之石”促提升
實地考察交流讓黨政代表團深刻感受到當地推進“百千萬工程”帶來的新面貌新變化,進一步增強了以更大力度推進高質量發展頭號工程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考察學習心得體會、加快推動我鎮“百千萬工程”工作出成效、典型村建設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典型、找差距、增動力,堅持把“百千萬工程”作為各項工作總抓手,振奮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奮力開創道滘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曾平治強調:規劃要更長遠,全鎮上下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遠眼光謀劃好“百千萬工程”。推動的時機更準,要緊緊抓住“百千萬工程”機遇,乘勢而上,堅定信心,奮勇爭先,高質量建好全鎮"百千萬工程"。工作推進速度要快,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從頭抓緊、干在實處,加快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群眾的工作要做深,要長期深入群眾,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管理的程度要細,做深做實做細日常管理監督,將城市管理和服務延伸到群眾房前屋后。希望各部門各村多“走出去”取經交流,拓寬思路,按照“百千萬工程”的各項要求,以更強的魄力和勇氣,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細落實落到位。(劉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