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紙箱化身可變形的創意家具、公園撿回來的石頭搭出四大名園的微縮景觀、紙皮打造的功能車承重40公斤輕而易舉……5月24日,第二屆東莞市中小學創造性勞動與智能設計活動在我鎮濟川小學盛大舉行。來自全市183所學校的525支隊伍、1376名學生齊聚一堂,在六大競賽項目中展現勞動智慧與創新風采。我鎮濟川小學、南城小學、中心小學、圣廣小學、新城小學、四聯小學和道滘中學等參加本次比賽。
據介紹,本屆活動延續首屆“勞動 +科技”的核心理念,以“創造環保匠心”融合為主題,在保留創意家具制作、創意園林設計、電子制作現場賽、機械裝置挑戰等項目上,新增“無廢城市”主題項目(家用功能車制作、無碳小車制作)?;顒又屑扔楷F出以陶藝、插花等復刻嶺南園林的傳統技藝,也不乏用開源硬件編程和視覺方案實現模型車自動行駛和避障等設計,全面展現東莞“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底色,推動勞動教育與綠色發展、智能科技緊密結合。
小石頭 大用處 微縮版嶺南園林全手搓
在濟川小學體育館二樓的創意園林設計賽區,一張60cm見方的課桌化作“微觀園林”,來自全市的小設計師們正專心致志,以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材料,在限定時間內勾勒嶺南園林的雅致風骨。道滘鎮中心小學的曹倍瑄、葉穎昕、郭思涵三位選手正專注地俯身操作,面前的微縮景觀已接近大功告成:嶙峋假山層疊錯落,青苔覆蓋的“草坪”綠意盎然,小橋、亭臺在干冰形成的“仙氣”加成下,唯美飄渺的嶺南園林正映入眼簾。
“這些石頭是我們在濕地公園撿拾的,青苔用濕紙巾培育了三天,連亭臺的飛檐都是用枯枝削出來的?!?nbsp;曹倍瑄向小編介紹,團隊以傳統清暉園、可園等為藍本,耗時兩周收集材料,將自然元素與廢舊物品巧妙融合,生動展現了嶺南園林的靈秀與典雅。
此外,道滘鎮南城小學的黃詩韻和黃文圓利用廢舊花盆、碎瓦片等材料,精心搭建出一方古韻園林。只見那廢舊花盆里,碎瓦片鋪就的階梯曲折通幽,小巧的假山與翠綠苔蘚相映成趣,挺拔的竹子和纖細文竹搖曳生姿,中式拱門精致古樸?!拔覀兿氚焉钪械膹U品利用起來,而且嶺南園林很美,就想通過作品展現它的韻味?!秉S文圓說道。
▲南城小學作品
紙皮小車好看又能“打” 承重40公斤小意思
活動現場,家用功能車制作項目測試區驚呼聲四起。一輛以東莞荔枝為主題的紙皮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車身以荔枝紅為主色調,車頭裝飾著荔枝造型車標,仿佛將嶺南佳果的香甜氣息帶到了現場。這輛看似輕盈的紙皮車,經現場測試竟能穩穩承載40公斤以上的重量——一名學生充當拉夫,另一名學生坐上駕駛位,車輛不僅平穩前行數米之遠,轉彎時也毫無晃動,引得圍觀人群驚嘆連連。
另一側,濟川小學的作品同樣吸睛 ,車頭醒目位置印有“我愛濟小”標語,中間鏤空設計,擬人化的車頭燈,兼具童趣與設計感?!拔覀冇脧U舊紙箱做車身,齒輪是用卡紙多層粘合切割而成的?!眻F隊成員李沐孜介紹,“為了讓車更穩,底盤加了四層瓦楞紙,還借鑒了科學課上學的三角形穩定性原理?!?談及設計靈感,團隊成員王朝加表示:“想通過作品表達對學校的熱愛,也想證明廢品能變成實用又有溫度的‘交通工具’?!?/p>
▲“我愛濟小”號啟動
道滘勞動教育成效顯著 濟川小學、中心小學獲獎
在電子制作現場賽中,參賽學生們專注地焊接主板、組裝底盤,并調試程序,全力完成規定任務;創意家具制作競賽現場,一件件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作品精彩亮相,不僅要求設計新穎,更需符合人體工學,通過承重50kg的穩定性測試,展現出同學們將美學與功能融合的巧思;無碳小車項目中,選手們充分運用力學原理,將給定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讓小車在賽道上滑行,以創新的材料選擇和結構設計,詮釋“無碳”理念與科學智慧的結合。
作為東道主,我鎮勞動教育成效顯著,全鎮共有4所學校(濟川小學、新城小學、四聯小學、中心小學)獲評市級勞動教育特色學校。依托濟川小學等勞動教育示范基地,打造了“科技賦能勞動教育”的特色模式:從青少年活動中心改造工程的推進,到“生態莞邑”項目的落地;從全鎮科技勞動節的蓬勃開展,到各校創造性勞動課程建設,不斷探索勞動教育的多元載體,為廣大師生搭建廣闊的實踐平臺,讓勞動教育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競賽場延伸到社會大課堂。
▲中心小學的多功能拼裝凳
在本次活動中,我鎮濟川小學在無碳小車、家用功能車項目獲得金獎,中心小學創意家具項目獲得銅獎,在此,請大家為這些巧手小匠人點贊?。ㄈ~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