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概況
大嶺山鎮位于粵港澳大灣區“黃金內灣”腹地、東莞市中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荔枝之鄉、莞香制作技藝發源地、家具名鎮,先后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綠色名鎮、國家衛生鎮等多項榮譽。大嶺山鎮是全市唯一一個與深圳、松山湖、南城、東城、長安、厚街、虎門、寮步、大朗接壤的鎮,是東莞的“九邊之地”,2023年被確定為廣東省中心鎮。轄區面積95.5平方公里(有7.7平方公里納入松山湖科學城),下轄21個村、2個社區,目前實有人口約58.7萬人,常住人口約49.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8.6萬人。
2023年,大嶺山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6.6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1%,規上工業增加值151.9億元,下降3.5%,固定資產投資73.7億元,增長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1億元,增長4.2%。2024年前三季度,大嶺山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6億元,增長5.4%;規上工業增加值105.7億元,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69.2億元,增長16.9%,其中,工業投資26.5億元,增長11.7%,工業技改投資14.6億元,增長58.8%,房地產投資40.2億元,增長3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8億元,下降1.3%;進出口總額192.2億元,同比增長37.6%,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重點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
道路交通發達。?;?、莞番、龍大、莞深4條高速在大嶺山有5個出入口,莞長路、厚大路、石大路縱貫全鎮,到虎門高鐵站、深圳寶安機場、廣州白云機場十分便捷。目前,大嶺山積極推進軌道交通R1、R3線、環莞快速、建設路延長線等省、市道路的規劃建設,著力構建內暢外聯、高效便捷的交通格局。
工業基礎扎實。經過多年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機器人制造、高端裝備制造”四大產業逐漸壯大,家具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形成了“4+1+N”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全鎮擁有規上工業企業460家,其中電子信息制造企業77家、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企業129家、家具制造企業47家,增加值分別占全鎮規上工業增加值19.9%、32.3%和5.3%,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53%和21.5%。2023年,R&D占比提升至3.3%。
基層智理良好。全鎮劃分為125個網格,設有1個指揮調度中心、6個片區指揮調度站和23個村(社區)工作站,形成“1+6+23”大綜管模式。鎮內建有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形成“城市運營中心、‘智網工程’指揮調度中心、重大事件應急保障中心”三中心合一的城市智腦,能夠高效、科學、精準賦能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化解、安全生產整治等各項治理工作。
生態資源豐富。境內有馬山、更鼓樓、石洞等休閑風景區以及大小水庫10座,建有大嶺山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市民花園、黃沙河公園等各類公園57個和文化廣場22個(其中大嶺山廣場被評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2.6%、建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9.98%。
文化底蘊深厚。紅色文化、莞香文化、荔香文化、書香文化在此交匯融合,鎮內擁有東縱紀念館、大嶺村紅色美麗鄉村、莞香非遺保護園,大嶺村是中組部確定的東莞唯一一個紅色美麗鄉村試點建設村,莞香非遺保護園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自研“大紅糯”荔枝品種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質獎,2023年大嶺山鎮獲評市首批“書香鎮街(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