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6 17:22 -
來源: 本站 -
【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離開導航區1
在大朗鎮水平村的古荔公園,一百多棵荔枝老樹不僅見證了大朗歷史的變遷,更在守護者的精心呵護下煥發出勃勃生機。今天(5月26日)記者就來到水平村,探訪這位荔枝守護人--鄺燦林。
走進水平村古荔公園,仿佛置身于一個天然的荔枝歷史博物館。這里的荔枝樹樹齡在100到300年左右,荔枝品種有糯米糍、桂味、懷枝、紅繡球等。鄺燦林從2021年開始承包了這片老荔枝,他每天都會和妻子劉多敬過來巡查荔枝園,觀察每棵樹的生長情況,并按照樹木生長周期施肥、噴藥、修枝等。經過他們的精心打理,古荔園的荔枝樹煥發出勃勃生機。
果農 鄺燦林:老樹一般不用環割,看樹形,看葉面壯不壯旺,如果壯旺要環割。樹枝一定要剃疏一點。剃一次樹枝好過施一次肥。剃疏點,第一個荔枝樹的病菌沒那么多,第二個蟲害沒那么多。第一次施肥是在開花前,壯花壯果,第二次是在中期,就是開始長到白豆般大小的時候,然后再施一次肥,最后到將近紅耳頭的時候再施一次。
鄺燦林告訴記者,水平村的荔枝種植已有幾百年歷史,這里大部分是丘陵山坡地,遍地紅壤,具有種植荔枝的最佳環境,加上氣候適宜,種出來的荔枝品質特別好,其中這些百年荔枝老樹結出的荔枝更是極品,每年都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游客前來品嘗。
果農 鄺燦林:因為老樹的營養輸送比較穩定,所以老樹掛的果比較大。加上土質好,品種比較純,個頭大,加上會管理,所以水平荔枝特別好吃一點。
鄺燦林年輕時就跟著父輩們種植荔枝,對育苗、移栽、嫁接、施肥、修枝等荔枝管理技術了如指掌。平時也有很多人向他請教荔枝管理技術,他也會毫無保留地指導他們。在他看來,荔枝老樹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一筆財富,把荔枝種植和管理技術傳授給年輕人,能更好地保護這些老荔樹。
果農 鄺燦林:我管理慣了,就算我以后不親自管理,我也會告訴別人怎么管理,好多人問過怎么管理。我寧愿把荔枝管理方法寫在紙上給他們。
近年來,大朗鎮先后建設了松柏朗荔枝公園、水平古荔公園、荔香濕地公園百荔園等,將荔枝文化與城鄉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作為百年荔枝老樹的守護人,鄺燦林希望大朗鎮黨委、鎮政府能繼續保護和發展荔枝種植,提升荔枝文化,把“大朗荔枝”品牌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本臺記者葉效波 劉春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