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工作內容 | 進度安排 | 工作實施 | 責任單位 |
(一)加強組織領導 | ||||
1 | 鎮主要領導至少赴玉屏調研對接1次。簽訂落實具體工作的協作框架協議。 | 2021年6月底前完成 | 1、2021年4月15日已對接; 2、框架協議按市經協辦統一部署簽訂。 | 鎮黨政綜合辦、鎮農林水務局 |
2 | 鎮黨委(班子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東西部協作工作至少1次,形成紀要。 | 2021年9月底前完成 | 研究落實人員、資金、項目實施推進等會議。 | 鎮黨政綜合辦、鎮農林水務局 |
(二)深化“1+N”對接協作 | ||||
3 | 印發2021年東西部協作年度計劃和規劃、政策文件等。 | 2021年5月底前完成 | 根據市工作要求,制定相關計劃、規劃和政策文件。 | 鎮農林水務局 |
4 | 組織發動學校、醫院與結對縣學校、醫院結對,派遣教育人才、醫療人才到銅仁支醫支教,派出人員駐銅時間不低于12個月。其中,常平鎮分別組織2所學校、1所醫院、2名教育人才、2名醫療人才進行學校、醫院結對、支醫支教。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由鎮教育管理中心、鎮衛生健康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實施。 | 鎮教育管理中心、鎮衛生健康局(司馬中學、實驗小學、東部中心醫院) |
5 | 整合市鎮兩級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發動優秀教育、醫療機構與結對縣分別共建1所示范性教育機構和1所示范性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并啟動工作。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由鎮教育管理中心、鎮衛生健康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實施。 | 鎮教育管理中心、鎮衛生健康局(實驗小學、東部中心醫院) |
(三)強化資金支持 | ||||
6 | 完成廣東省下達的財政資金任務數。常平鎮財政落實幫扶資金不少于250萬元。 | 2021年5月底前完成 | 由鎮農林水務局申請撥付。 | 鎮農林水務局、鎮財政分局 |
7 | 指導幫助銅仁結對縣區圍繞產業振興、人才協作、勞務協作、消費協作、鄉村建設等領域分別打造一個以上的鄉村振興示范項目。 | 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 協助派駐工作組結合當地實際推進工作。 | 鎮農林水務局、鎮黨建辦、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分局、鎮經濟發展局 |
(四)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
8 | 進一步加強勞務合作,建立和完善勞務輸入輸出精準對接機制,每年鎮人社部門領導帶隊到玉屏縣開展業務對接交流1次以上,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輸入銅仁籍務工人員爭取不少于250人。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9 | 探索利用大數據平臺逐步推進銅仁在莞務工人員實名制管理服務,及時掌握銅仁在莞員工的狀況,每月形成工作簡報,提供精準化管理服務。 | 全年推進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10 | 幫助銅仁引進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和服務水平。 | 全年推進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11 | 把吸納銅仁脫貧勞動力較為集中的用工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造冊登記,落實有關援企穩崗、扶持補貼等優惠政策,以穩企帶動穩崗。 | 全年推進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12 | 支持銅仁在東莞建立勞務服務站,組織企業赴銅仁市開展招聘活動,支持和鼓勵開展“點對點”勞務輸出。 | 2021年11月底完成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13 | 探索實施醫保異地結算政策,利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平臺為在莞銅兩地務工創業的兩市市民提供異地就醫服務。 | 全年推進 | 由鎮醫保分局、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醫保分局、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14 | 引入東部產業資源支持銅仁各縣區扶貧車間建設,常平鎮幫助引進扶貧車間不少于2個。 | 全年推進 | 協助派駐工作組,結合當地實際推進落實。 | 鎮經濟發展局、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鎮農林水務局 |
15 | 持續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協助銅仁市人社部門引進有意愿的東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在銅仁市設立培訓點。 | 全年推進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16 | 支持銅仁創建1個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孵化基地。 | 全年推進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結合當地實際及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派駐工作組 |
17 | 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按市人力資源局的統籌安排開展就業培訓工作。開展致富帶頭人、電商等創業培訓,培訓不少于2期。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結合當地實際及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派駐工作組 |
18 | 重點加強對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幫助銅仁開發適合殘疾人的鄉村公益崗位。 | 全年推進 | 由鎮公共服務辦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公共服務辦 |
19 | 推進職業教育協作,開展校企合作辦學。東莞市協調不少于10家東部企業與銅仁市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職業教育訂單式培訓,同時在雙師型教師培養、學生實習實訓、專業課程建設、學生創業就業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由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20 | 推動銅仁進一步加大扶貧產品認定力度,協助銅仁進一步健全扶貧農副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制度及產品標準化建設。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市場監管分局、鎮農林水務局 |
21 | 推動以工會福利購買、企業認購、機關飯堂團購、市民自購等方式,積極采購銅仁扶貧農副產品。常平鎮購買銅仁扶貧產品金額不少于200萬元。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通過發放工會福利、村民(居民)福利,單位食堂等方式采購銅仁扶貧產品 | 鎮總工會、鎮財政分局、鎮農林水務局、各單位、各村(社區) |
22 | 組織企業開展產業對接交流,引導推動市場主體采購銷售銅仁優質農副產品。用好各種產銷對接平臺,協助銅仁農業企業參加東部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單位、鎮街組團各組織企業到結對縣區開展1次以上的農產品銷售采購、加工流通等領域對接交流,簽訂產品協議采購或投資合作協議。 | 全年推進 | 組織鎮內相關企業到玉屏縣落實工作。 | 鎮供銷社、鎮經濟發展局、鎮農林水務局、派駐工作組 |
23 | 支持建設銅仁農副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展銷中心,搭建兩市農業企業交流合作平臺,推動莞銅兩地農業種養加工、銷售和物流企業建立穩定的供銷協作及產業合作關系。原則上,每個鎮街組團推動1家以上東部企業參與平臺的業務對接。 | 全年推進 | 組織鎮內相關企業到玉屏縣落實工作。 | 鎮供銷社、鎮經濟發展局、鎮農林水務局 |
24 | 支持銅仁市場經營主體按照市場化原則參加“粵港澳大灣區”農副產品交易平臺、東莞菜籃子工程等供貨商體系,助推“黔貨出山”。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落實相關工作。 | 鎮供銷社、鎮經濟發展局、鎮農林水務局、派駐工作組 |
(五)加強區域協作 | ||||
25 | 落實“東部企業+貴州資源”“東部研發+貴州制造”“東部總部+貴州基地”“東部市場+貴州產品”的“4+”模式的產業協作要求,尊重市場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支持東莞企業到玉屏投資發展,開展產業協作與合作,開展玉屏產業園區共建,引導東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產業要素向共建園區集聚,提升共建園區項目承載能力。常平鎮幫助玉屏縣招引產業項目不少2個。 | 全年推進 | 由鎮相關單位結合當地實際,落實招引產業項目。 | 鎮經濟發展局、鎮投資促進中心、派駐工作組 |
26 | 常平組團與結對縣區(玉屏縣)在縣區內協作共建1個產業園。 | 2021年9月底前簽訂共建協議,全年推進。 | 結合當地實際,推進落實。 | 鎮經濟發展局、鎮農林水務局、派駐工作組 |
27 | 支持銅仁在東莞設立聯絡或辦事機構,支持銅仁開展招商宣傳和項目推介。 | 全年推進 | 協助提供場所及開展宣傳推介工作。 | 鎮黨政綜合辦、鎮經濟發展局 |
28 | 鼓勵引導茶葉、花卉、果蔬、物流、毛織服裝、玩具皮具、五金電子以及規劃建設、環保等領域的行業協會組織會員企業赴銅仁開展業務交流、考察投資。 | 全年推進 | 組織相關協會人員前往玉屏縣交流、考察投資。 | 鎮經濟發展局、鎮農林水務局、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鎮工商聯 |
29 | 利用展銷平臺,舉辦產品展示會、經貿洽談會等活動,開展活動不少于1次。 | 全年推進 | 鎮經濟發展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組織實施與玉屏縣的經貿洽談。另利用每年毛織交易會,邀請玉屏縣企業過來參展。 | 鎮經濟發展局、鎮工商聯 |
30 | 支持銅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支持銅仁提升果蔬、花卉、茶葉等產業的產品標準化、規?;?、品牌化水平。原則上,有關部門、鎮街(組團為單位)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銅仁開展1次以上的技術交流。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組織相關技術人才前往玉屏縣開展交流。 | 鎮農林水務局、鎮市場監管分局、鎮經濟發展局 |
31 | 引導東莞農業種養與加工企業到銅仁考察交流、投資發展,支持銅仁建設綜合性農業項目或農業科技產業園。原則上有關部門、鎮街(組團為單位)發動1次以上企業到銅仁開展商貿投資洽談。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組織相關企業前往玉屏縣考察商洽。 | 鎮經濟發展局、鎮農林水務局 |
32 | 支持銅仁文化旅游宣傳推廣,發動東莞旅游行業協會、旅行社赴銅仁開展“踩線”活動,支持銅仁到東莞舉辦旅游推介會。帶動旅游消費,常平鎮協調旅行社組織不少于一個旅行團到銅仁旅游觀光,強化民間互訪交流。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協調鎮內旅行社組織銅仁旅游觀光團,強化兩地民間互訪交流。 | 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 |
33 | 發動東部文體旅項目開發企業、文體旅裝備制造企業、文化創意企業赴銅仁考察調研,推進文體旅游產業投資,助推銅仁“旅游+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組織相關企業前往玉屏縣考察調研,推進文體旅游產業投資。 | 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派駐工作組 |
(六)助推鄉村振興 | ||||
34 | 派遣各類專業干部、技術人才到玉屏縣開展技術協作,派出人員不低于2名,時間不低于1個月。 | 2021年9月底前完成 | 按要求派出各類人才。 | 鎮黨建辦、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35 | 組織學校、醫院開展結對幫扶,實施東莞教衛人才“組團式”駐點幫扶,通過任職、掛職和聘用等多種形式,組織一批名師名醫、校長、院長掛職銅仁的學校、醫院幫扶,更好發揮“傳幫帶”作用。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鎮教育管理中心、鎮衛生健康局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安排結對。 | 鎮教育管理中心、鎮衛生健康局 |
36 | 聚焦銅仁重點出列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并針對脫貧邊緣戶、特殊困難群眾實施社工幫扶,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探索打造綜合性服務示范點。由市民政局統籌實施,常平鎮安排2名社工參與,時間不少于1個月。 |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按要求派出社工人員。 | 鎮公共服務辦 |
37 | 常平鎮組團整合各方面資金和市場資源,指導支持銅仁結對縣區創建不少于1個的鄉村振興示范點,以點帶面助力鄉村振興。 | 全年推進 | 聯合組團鎮街(橋頭鎮、謝崗鎮),根據當地實際,打造示范亮點。 | 鎮農林水務局、鎮黨建辦、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分局、鎮經濟發展局、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38 | 支持銅仁發揮財政資金投入引領作用,撬動金融資金、社會力量參與,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幫助銅仁打造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結合當地實際,協助推進園區打造。 | 鎮農林水務局、派駐工作組 |
39 | 發揮市場、資金、人才、創新等資源優勢,助力銅仁美麗鄉村建設,從鄉村規劃、產業經濟發展、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幫助銅仁探索打造融鄉村民宿、觀光農業、旅游消費、特色餐飲、綠色生態為一體的特色田園美麗鄉村綜合性示范項目。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結合當地實際,助推落實相關工作。 | 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鎮農林水務局、派駐工作組 |
40 | 幫助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村居建設、園林美化等方面的業務培訓,指導開展鄉村規劃和污染治理,提高鄉村規劃水平和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結合當地實際,助推落實相關工作。 | 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鎮自然資源分局、鎮生態環境分局、鎮規劃管理所、派駐工作組 |
41 | 合作探索新型城鎮化發展,在城鎮建設管理、公共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進行交流協作,支持引導環境治理、鄉村建設等領域企業到銅仁投資發展,引導鼓勵東莞社會資本參與銅仁重大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 全年推進 | 根據需要,組織相關領域精英開展交流協作,引導鼓勵參與銅仁重大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 鎮生態環境分局、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鎮工商聯、派駐工作組 |
42 | 提升銅仁農村脫貧家庭初高中畢業生就業能力,積極招收脫貧戶家庭學生到東莞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就讀并協助學生就業。推動“1+1+1”計劃,在東莞技師學院開設銅仁班計劃,東莞市技師學院招收30名銅仁籍應屆初中畢業生,就讀學制三年的中技班,符合資助條件的100%享受現行學生資助政策優惠。銅仁市人社部門動員有外出就業意愿的學生家長到東莞就業,東莞市人社部門積極協調市內企業,為學生家長“量身定制”推薦就業崗位,實現脫貧家庭不返貧(即:幫助1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到東莞就讀,解決至少1名學生家長到東莞就業,帶動1 戶脫貧家庭實現長期穩定脫貧)。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積極協調銅仁脫貧家庭學生到東莞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就讀,同時積極動員鎮內優質企業,為學生家長提供就業崗位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43 | 深化兩市旅游文化部門交流對接,結合東部優勢資源和平臺,實施一批以人才合作為特色的項目,采取技術咨詢、學術交流、短期培訓等形式,支持銅仁文化旅游人才隊伍建設。指導銅仁推進文化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助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點。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按要求組織兩地交流及合作共建。 | 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鎮文化服務中心 |
44 | 推進村村結對幫扶,提高結對質量和效果,打造村村結對示范點,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常平鎮與玉屏縣區不少于3個村結對。 | 2021年9月底前完成 | 安排鎮內3個經濟實力較強的村(社區)與當地3個村結對。 | 鎮農林水務局、木倫村村、金美村村、司馬村 |
45 | 借助民政、群團等力量,鼓勵發動熱心市民家庭與對口縣區易返貧家庭結對。 | 全年推進 | 根據易返貧家庭數量,考慮安排鎮干部結對。 | 鎮黨建辦、鎮農林水務局、鎮公共服務辦、鎮團委 |
46 | 安排專項資金,專項用于支持玉屏縣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點和其它東西部協作專項工作。常平鎮不少于50萬元。 | 2021年6月底前完成 | 由鎮農林水務局申請資金。 | 鎮農林水務局、鎮財政分局 |
(七)動員社會力量參與 | ||||
47 | 依托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東莞慈善日等公益活動,鼓勵社會各界對銅仁開展捐贈、援助、救助、志愿服務等活動。常平鎮捐資捐物200萬元。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捐資捐物 | 鎮公共服務辦、鎮農林水務局、各村(社區) |
48 | 發動企業和社會組織持續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推動東莞國有、民營企業與銅仁重點村結對,深化結對幫扶。常平鎮發動企業和社會組織結對不少于3個重點村。每個村投入資金物資或者采購農產品不少于5萬元。 | 全年推進 | 擬安排鎮內3個熱衷公益事業的協會結對玉屏縣3個重點村 | |
49 | 利用東莞廣闊的市場和企業資源,壯大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延伸產業鏈條,探索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合作。 | 全年推進 | 按要求推進落實工作 | 鎮農林水務局、鎮自然資源分局、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鎮工商聯、派駐工作組 |
50 | 探索促進銅仁非遺產業化,加大兩市民間體育和文化藝術交流。組織東莞知名體育、文化藝術團隊赴銅仁交流指導。指導支持銅仁開展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可組織籃球隊、醒獅隊等傳統文化團隊開展交流。 | 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鎮文化服務中心、鎮體育管理中心 |
(八)強化改革創新 | ||||
51 | 創新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方式方法,引進東莞社區管理新理念、新手段,聚焦銅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并針對脫貧邊緣戶、特殊困難群眾實施社工幫扶。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引進扶貧車間,發展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健康養生和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促進搬遷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 | 全年推進 | 各相關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推進落實工作。 | 鎮經濟發展局、鎮公共服務辦、派駐工作組 |
52 | 探索打造莞銅勞務人才雙向協作新機制,重點關注、服務和培訓銅仁籍在莞務工優秀員工,助力提升就業創業技能,引導他們帶資源、帶技術、帶業務回鄉創業。 | 全年推進 | 根據市級對應部門指示,按要求落實相關工作。 | 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 |
(九)落實后勤保障 | ||||
53 | 做好2021年國家、省考核迎檢工作。 | 2021年10月底前完成 | 全鎮各相關單位及村(社區)協助派駐工作組做好迎檢工作。 | 派駐工作組、相關單位、村(社區) |
54 | 加強宣傳工作,在媒體集中反映幫扶銅仁的先進做法和工作成效,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 每季度至少在市級以上媒體發布一條亮點工作報道或信息。 | 定期發布報道或信息。 | 派駐工作組、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鎮農林水務局、鎮文化服務中心 |
55 | 干部人才派出單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安排、經常過問,通過聽取匯報、召開會議、電話咨詢、看望慰問等多種方式,體現組織的關心和重視。 | 全年推進 | 按要求落實相關工作。 | 鎮黨建辦、鎮黨政綜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