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常平鎮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常平鎮欄目 > 概況 > 行政區劃
白花瀝
  • 2017-10-28 03:32
  • 來源: 本站
  • 【字體:    打印
  • 分享到:

  白花瀝村地處常平鎮最北邊,與橫瀝鎮、企石鎮、橋頭鎮接壤。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區域位置和交通并不優越,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和遠離鎮中心區輻射帶動,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我村轄區面積1.12平方公里(約1680畝)。目前我村的戶籍人口721人,共219戶,流動人口850人。低保困難戶有1戶,而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困難戶目前已實現100%脫貧。村黨工委共有黨員32人(女黨員7名,35歲以下黨員14名),下設3個黨支部。年初換屆后村兩委干部共5人,全部實現交叉任職。原來的2個村民小組,在2013年底已經實行組級并入村管(撤銷村民小組),實現一級經濟管理。

  1、收支情況

  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廠房物業的出租、土地管理費。目前,村集體物業、廠房只有1萬平方米,轄區大小企業18家,其中臺商獨資企業1家。由于企業規模小常住人口不多,商業紛圍不足,退二進三,“三舊”改造等政策對我村惠及不大。2016年總收入207萬元,總費用支出107萬元,純收入為100萬元。

  在支出方面我們已盡量做到省吃儉用。2016年村集體總支出107萬元,同比2015年基本持平。

  2、資產負債情況

  2016年總資產為3192萬元,比去年增長8.28%??傌搨鶠?82萬元,比去年增長8.08%。2016年度資產負債率為27.63%,經濟資產結構正逐步回歸合理范圍。

  3、歷史由來

  “支分花瀝、派衍茶山”白花瀝立村始祖袁辰佑,宋末從茶山大巷遷來置居。自建村后,袁辰佑后代繁衍為三條自然村,至今全村均為袁姓。白花瀝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聯絡交通站、曾出現多位為抗擊外侵和解放戰爭作出貢獻的村民。由于白花瀝道路不通,造成經濟滯后的主因。歷年來白花瀝村是市、鎮重點扶貧對象之一,加上早幾年基礎設施投入過大,集體債務較重,經濟一直相對落后。2015年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白花瀝兩委干部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促進村經濟發展,終于脫貧成功;同時市、鎮制定多項扶貧優惠政策,以利該村大力發展社會經濟。

  4、成效及規劃

  我村在社會經濟建設方面相對取得相對較大的成績。在我村兩委干部的帶領下,與全村村民一起搶抓機遇,大力發展城鄉基礎設施,提高我村的投資環境。先后榮獲了:二OO三年的“無毒小區”、二OO四年的“擁軍模范單位”、二OO五年度的民兵工作“先進單位”、二OO七年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維穩工作先進村”、二OO七年的“無“黑網吧”達標村”等稱號。我村的兩委干部和全村村民將繼續努力、尋找方法、沉著思量,搶抓國務院通過《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所帶來的機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推動我村的各項經濟可持續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