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常平鎮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常平鎮欄目 > 概況 > 常平文化
民情風俗
  • 2017-10-28 02:52
  • 來源: 本站
  • 【字體:    打印
  • 分享到:

一、常平圩放煙花

建國前,常平下圩圩門側有土地神社,每年農歷二月初二為土地神誕,下圩居民例于當晚在壇前沙灘處搭煙花臺高數丈,燃放煙花。煙花燒出各種獸類形象,以期驅瘟神,祈求人口平安,是夜四鄉來觀者人山人海,異常熱鬧。

二、橫江廈扒旱船

橫江廈村民為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每年五月初七初八舉行“旱龍會”。旱龍系五、六尺長之粗木,有角有鱗似龍形,兩人扛龍頭,一人扛龍尾,神首肩輿菩薩前行,旱龍隨之,鼓樂群獅在后,全村老幼皆盛裝、焚香燭、放鞭炮,隨后游行。此習俗,建國后已中斷,1980年后又恢復活動。

三、袁山貝游會

建國前,袁山貝每年正月十五、十六組織游會,規模及為壯觀。下午一時許,會景開始,隊伍陸續延伸,圍繞村邊大小兩口魚塘,傍著村邊大道環游,狀如長龍、首尾相接。參加人員絕大部分是兒童、青壯年,約分二十個不同類型的隊伍,順序大致如下:鳴鑼隊,神像隊(觀音神像、洪圣神像分坐金碧輝煌的寶鑾中,洪圣即南海神廣利王)、麒麟隊、引彩隊、八音隊、臺色隊、新娘隊、文巡隊、武巡隊、珍寶隊、彩旗隊、武術隊、鬼臉殼隊、吹螺隊、猴子隊、鼓吹隊……以上隊伍,硬性規定參加的有五六百人,連同雇來的隨從服務的工作人員和被指定荷槍實彈負責保衛工作的本村壯丁,不下千人,隊伍長達一里多。彩旗蔽日,盛裝奪目,香煙繚繞,鑼鼓喧天,管樂悠揚,觀者如堵,歡聲鼎沸,其場面之盛,當時在峽內(峽口以南)各村會景鮮有其匹。1980年后游會活動逐漸恢復。

四、松柏塘游會

松柏塘村譚姓村民為紀念譚公,特在每年正月十三舉行游會,后來,這項風俗更沿襲下來,正月十三也成為村中傳統節日。在這天,各地譚氏宗親,包括港澳宗親會,也派人來參與節日慶典,松柏塘村所有的外嫁女都回娘家省親,親朋好友也會來共賀佳節,村民則大排筵席,款待親友,中午,舉行盛大游會,村民招著譚公神位、洪勝神像、鳴鑼隊、彩旗隊、龍獅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圍繞村中各地巡游,再回到譚公廟內結束,村民以此來祈求年歲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生活順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