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臘腸制作技藝
臘腸是我國特色的肉類加工食品,廣式臘腸尤其是東莞臘腸,風味獨特、口感鮮香,廣受人們歡迎。
臘腸在茶山的盛行,與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有關,也與社會、經濟條件有關。過去受生產力條件限制,傳統臘味靠天然晾曬,一般要等到北風起時,才能將臘味吹得更干爽?!扒镲L起,食臘味”,在嶺南的飲食文化里,秋冬季是吃臘味的好季節。廣東秋分時節后,氣溫逐漸下降,雨期減少,北風漸強,適合臘味吹干晾曬。因“冬至大過年”的民俗傳統,茶山群眾在準備過冬和過春節食材的時候,為了延長豬肉的食用時間,便做成臘腸臘肉,又因其便于保存攜帶,成為佳節饋贈的良品。
茶山臘腸制作技藝制作保留著傳統的方法,主要包括準備新鮮豬肉剁成餡備用;肉餡依次糖、鹽、豉油、汾酒等調味腌制;把肉灌入新鮮豬腸衣;用扎針器在腸衣均勻扎孔,并用水草或麻繩捆扎成大小均一的小段臘腸;用清水洗腸清油后風干。
2021年,茶山臘腸制作技藝被公布為東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