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版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茶山鎮欄目 > 走進茶山 > 文旅茶山 > 非遺名錄
南社九大簋
  • 2023-04-10 16:21:29
  • 來源: 茶山鎮宣教文體旅游辦
  • 發布機構:
  • 【字體:   

  南社九大簋盛行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村中金釵腦山丘,更是莞香祖地,所產莞香“其價舊與銀等”。村民生活富裕,每逢宴席,以“九大簋”為主。

  一、菜式分類

  南社九大簋菜式分為團年家宴、新年齋宴、迎娶喜宴、于歸喜宴、福祿壽宴和添丁喜宴六大系列。

  團年家宴、新年齋宴過去一般為南社富庶人家在每年的除夕團年和大年初一方可享用,屬于南社人招待客人最高規格宴席。

  迎娶喜宴、于歸喜宴是結婚、嫁女宴客的必備宴席。福祿壽宴是六十歲以上老人過生日宴客的專用宴席。

  添丁喜宴是最具代表性的九大簋,凡添丁人家來年農歷正月初一需到謝氏大宗祠“報燈”,以登記新生兒姓名入族譜,正月初七在家或祠堂擺“開燈”宴,以宴請族中親朋好友,而農歷正月十五由所有“燈頭”出資,邀請村中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享用九大簋,美其名曰“千叟宴”,以祈求小孩像老人們一樣長命百歲。

  二、入席禮儀

  南社九大簋飲宴風俗分為座次禮儀、擺位禮儀、飲宴風俗和飲宴禁忌等四種。座次禮儀是九大簋擺好之后,主人邀請客人入座。其中,每桌為八個座位,湊齊八個人才能“開圍”,而座位有大小之分,年長者或者德高望重者坐第一位。座次的順序分別為:以進門正前方右為一、左為二;進門右側里為三、外為五;進門左側里為二,外為四;背對門口右為七,左為八。擺位禮儀是宴席開始前,主人家在八仙桌上擺好八套碗筷和匙羹,桌子每邊各兩套,盛四碗白酒(女席則不設酒)、四碟醬油分別擺放在桌子的四角(相鄰的兩位飲宴者共用一碗酒,共用一碟醬油)。九個裝了滿滿菜肴的簋“橫三豎三”擺放在八仙桌的中間。若是客人沒有那么快到,即以蓋子蓋住簋中的菜肴?!案缸硬煌?,叔侄不對飲”的古語仍然為南社人所遵循,具體表現為座位不能隨便坐,長幼有序,同輩同席,男女有別,親朋合圍。飲宴風俗是飲宴者入席后,由坐于八仙桌內側左邊第一位者(席長)帶頭拿起匙羹舀酒舉起說“起羹”、“喝湯”、“喝酒”,最后由席長發話“起筷”,大家方可拿起筷子夾菜。飲宴禁忌是因九大簋是喜宴,故有孝在身者免用,披頭散發者免用,衣冠不整者免用。來南社赴宴九大簋,應衣履整潔,著裝喜慶,女性盤頭或扎辮,以紅綴頭。

  三、傳承發展

  過去,村民受家中條件所限,雞鴨魚肉葷菜不足,加之簋深,村民則以素菜墊底,目的將簋中菜裝滿,從而獲得“盆滿缽滿”的好意頭。至清末民國時期,村民開始用“缽”作為盛佳肴的器皿,從而替代了“簋”,并且一直沿用到現代。近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上的極大豐富,推動傳統美食九大簋無論是菜式還是盛菜的器皿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用說早已退出了人們視線的傳統器物“簋”,甚至連“缽”也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東莞南社創意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保育活化南社古村落的同時,深入發掘民間傳統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南社九大簋的菜式、改良承載的器皿以及傳承文化內涵與表現形式。自2014年以來,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東莞電視臺、南方日報、東莞日報、中新網、東莞陽光網等媒體紛紛對南社九大簋進行了報道。

  2022年,南社九大簋被公布為廣東省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7年,傳承人謝荏良被公布為東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技術支持:開普云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