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咬一口“文化味道”!華美食品用非遺技藝闖出產業新路》
新華網石家莊6月17日電(記者徐寧)近日,以“華美非遺·世界中秋”為主題的華美食品集團月餅營銷峰會在河北正定縣舉辦。峰會期間,廣式月餅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華美食品集團總裁袁瀚釗接受新華網專訪,分享了華美在非遺傳承、文化賦能與商業創新方面的實踐與思考。
科技賦能 讓非遺技藝煥發現代光彩
華美食品成立于1991年,從廣東東莞一家小型食品制造廠發展為集產業鏈及終端銷售于一體的烘焙企業集團。2022年,華美食品提報的廣式月餅制作技藝獲批第八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自小跟隨父親學習月餅制作技藝的袁瀚釗成為非遺傳承人。
就“華美廣式月餅制作技藝”核心工藝特色,袁瀚釗指出,華美在經典配方基礎上,對皮餡比例進行了精心調整,使產品在口感與甜度上達到更佳平衡,適應現代健康需求?!叭昵澳媳笨谖恫町惥薮?,南方月餅普遍高糖。華美通過工藝革新,在保證絲滑口感和品質需求的同時成功降糖,打破了傳統路徑依賴?!?/p>
現場,華美食品發布“制造美學”主題共計50余款創新月餅禮盒,此次新品以智能制造技術為內核,深度融合非遺工藝,重新定義中秋美學。
面對“非遺技藝與現代生產是否矛盾”的疑問,袁瀚釗指出:“現代化設備的精細化程度已能模擬傳統技藝關鍵點”,而規?;a帶來的標準化與食品安全保障,恰是食品行業的生命線。華美堅持“智能制造+非遺工藝”雙輪驅動打造產品,不斷提高華美集團市場競爭力。
品牌建設 從行業標桿向文化名片升級
作為扎根東莞的廣東首批“老字號”,華美始終以“守正創新”詮釋其發展真諦,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推動經濟增長之間穩步前行。
提及華美領跑市場的核心優勢,袁瀚釗將“三十余年積淀的品牌資產”視為基石。2023年,華美打造的月餅主題文化館——華美月餅夢工廠落成,系統展示中秋文化起源、月餅歷史脈絡及流派發展,成為其“研發生產+文化旅游”戰略升級的關鍵支點。
在袁瀚釗眼里,月餅不僅是商品,更是連接千年中秋文化與人間情感的紐帶。中秋文化蘊含的團圓與感恩精神,是華美文化賦能的核心?!跋M者選擇禮品月餅,不僅看品牌和包裝,更看重其能否表達獨特心意、承載文化故事?!?袁瀚釗說,從“行業標桿”向“文化名片”升級,是華美新一輪品牌建設的方向。
在文創領域,華美與潮玩品牌“拼酷”合作,推出了結合金屬拼裝玩具的文創月餅禮盒,不僅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關注,也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皞鹘y文化需要新審美和新語言去重新演繹,”袁瀚釗說,華美計劃依托博物館館藏文物,“復刻”老工藝月餅,以此進一步拓展其文化賦能的產品矩陣。
長線思維 探索文化與商業融合新路徑
對于非遺發展現狀,袁瀚釗持樂觀態度,但也坦言挑戰在于資源匹配。他指出,守護非遺不僅依賴技藝的代代相傳,更需要“讓大眾看見、體驗、分享”。近年來年輕人文化自信提升,對漢服等國潮的熱情,為非遺傳承帶來新機遇。以華美為例,今年端午聯合東莞多項非遺技藝打造"非遺廣式禮粽",推動“龍舟月”文化IP的現代化表達。實現了非遺資源與消費場景的深度融合。
如何在企業發展中平衡經濟效益與文化傳承?袁瀚釗的答案是“長線思維”。他舉例說,通過建立博物館和舉辦文化活動,華美正著力培育長遠差異化優勢與社會價值?!拔覀儓猿肿黾扔幸饬x、又能創造長期價值的事情,實現商業與文化價值的雙贏?!?/p>
當前,華美正助力推動月餅產業從“規模擴張”邁向“價值創造”的轉變,通過構建以中秋文化為核、智能制造與非遺工藝為翼的產業生態,華美不僅以“守護者”的姿態傳承千年技藝,更以“革新者”的銳氣探索文化表達的新邊界,為中國非遺的可持續傳承提供商業化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