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廣州日報APP”刊發《東莞茶山: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博頭村蝶變換新顏》
記者從東莞茶山獲悉,茶山博頭村近年來搶抓鄉村振興戰略及松山湖功能區發展機遇,用活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利用自身資源,以特色精品村、雨污分流示范點為定位,蹚出一條發展的新路子。
隨著“百千萬工程”的實施,該村持續探索,升級原有的發展模式,重點通過空間拓展、“工改工”項目落地、招商引資和服務企業等工作,讓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新的突破。今年,博頭村的經濟目標是純收入743萬元,同比增長5%,目前已完成500萬元。目前,博頭村華發“工改工”項目已經清拆完畢,計劃今年11月開工。華發“工改工”項目前身是2008年建設的舊廠房,原建筑面積約5.2萬㎡,容積率約0.67,年產值低下,建筑破舊。為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博頭村通過村企合作方式,總投資8億元,計劃新建2棟物流倉庫、1棟宿舍樓、1個管理中心及1個平臺、盤道,規劃建筑面積約25.4萬㎡。改造完成后,該項目容積率將達3.5。該項目計劃將企業物流園打造成高科技產業園,提高企業的物流運輸和存儲能力,預計年產值達到10億元。
此外,博頭村還搶抓片區整治發展機遇,利用農村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生產等資源,將村前的15畝農田打造成生態觀光農業體驗點。同時,用現代管理手段與傳統農業相結合,打造一個融合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休閑農業,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為城市居民提供觀光、休閑、體驗等多項需求的農業經營活動。
好地好水好生態,是博頭村的發展優勢。近年來,博頭村以“古埗秀水 美麗宜居”為主題,投入約1218萬元,打造了一批鄉村景觀小品,改造了一批建筑景觀,建設和完善了一批環衛設施、公共基礎設施、文化設施,制作了一批能反映當地村歷史人文背景的標識,修訂實施了一套村規民約,建設了一片美麗田園,推動實施了村入口廣場、舞臺休閑廣場、綜合辦公大樓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構建成宜居宜業、生態觀光、古碼頭文化的特色精品村。
未來,博頭村將持續落實好“百千萬工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整村產業規劃布局,不斷改變村容村貌,提升鄉村氣質,增強村經濟發展后勁,讓村民腰包“鼓起來”,打造讓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