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打造宜居宜業和美活力劉黃,茶山鎮劉黃村將農房風貌改造提升作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通過發揮村“兩委”干部、駐村團隊、黨員志愿者等主體作用,全面鋪開農房風貌提升工作,推動人居環境品質實現新躍升。
金秋時節,劉黃村近80間房屋煥然一新。新修建的民房、四小園、花圃等躍然眼前,讓人賞心悅目。很難想象,這些房屋先前竟是紅磚裸露、墻面發霉的模樣。這樣的改變得益于劉黃村農房風貌提升整治工作的實施。環境變好了,也吸引了不少租客“落戶”劉黃村。
劉黃村農房租戶 鐘小姐:“我們就覺得衛生(環境等各方面)都做得很可以,房租整個下來要1800元,貴是貴一點,但是我們覺得這里很好?!?/p>
像鐘小姐所租住的這種農房,在劉黃村內并不少見。但是在此之前,村民改造的意愿并不高,原因是這些老舊民(危)房所在的位置一般位于背街小巷,存在周邊環境臟亂、路面不平整、污水橫流等情況。對此,劉黃村一方面利用鄉村振興資金,完成舊村的雨污分流改造、“四小園”建設、內街內巷升級及照明建設等項目;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村“兩委”干部、駐村團隊、黨員志愿者等主體作用,按照“黨建引領、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全力推進老舊民(危)房整治行動,讓群眾對實施“百千萬工程”帶來的變化可感可及。
劉黃村黨總支委員 黃炬斌:“當時開始啟動(這項工作),我們臺賬登記在冊的有18家危房是比較嚴重的,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瓦面漏水、木結構被蟲蛀得比較嚴重,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就是泥磚房的磚墻開裂不牢固這種情況的。當時針對這18家危房,我們村聯合鎮的住建部門,進行一個實地的研判,并對這18家危房做成一戶一策,給他們制定了比較有效而且實惠的改造方案,逐家找到那個村民給他進行溝通解釋,讓他接受我們這個改造方案,因為畢竟改造是需要村民自費的?!?/p>
劉黃村村民 劉俊龍:“沒改造之前那房子就比較舊,我爸隔一兩年就要幫忙更新瓦片,不然的話就會漏水了,現在就把柴清掉,里面裝修好出租,出租的效益也比較可觀,現在每個月的收入就是1300元到1400元左右?!?/p>
劉黃村第三村民小組組長 劉盛強:“因為我們現在鋪好了路面,環境改善,(帶動)房屋出租率,變成這些舊房子(的業主)主動來到我們村委會,配合我們改善村里的環境,自己也能賺取一點租金,一舉兩得?!?/p>
截至目前,劉黃村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共同參與,完成征收回收建筑物82間,占地面積合共約1100平方米,在不改變農村宅基地屬性前提下,將老舊(危)房征收拆除后,打造成小微景觀,并納入農村日常環境衛生管理體系,實行常態化管理,以小景致帶動全鎮人居環境大提升、大改觀。同時,充分利用空閑地、撂荒地、“邊角料”,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宜菜則菜、宜果則果、宜花則花、宜林則林,逐步形成處處有特色、一步一亮點的格局,讓環境治理的難點變成“百千萬工程”建設的亮點。
劉黃村黨總支委員 黃炬斌:“最主要其實就是我們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那個工程做得比較好,因為我們重點是放在舊村內街內巷的改造,可以看得到我們村的里面征收了一部分老舊房屋改造為小公園,還有很大一部分的明渠都改為暗渠了,這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周邊村民都看到這個環境提升了之后,就比較有動力去改造這些房子。到目前為止,除了這18家危房,總共現在改造了約80家(老舊農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