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載體,對于培養村民的鄉土情懷、增強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具有重要作用。茶山鎮村志編修工程于2022年8月啟動,兩年來,在鎮村志辦、東莞理工學院、各村(社區)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這項文化工程不斷走深走實,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智慧。
在茶山沖美村圖書館,身著藍色馬甲的大學生正與村民圍坐,認真聆聽、詢問了解沖美村的風土人情、歷史變遷,并詳細記錄下來。據了解,這支“藍色隊伍”是由東莞理工學院29名學子組成的沖美村調研青年突擊隊,正利用暑假時間參與到沖美村村志編修調研工作中,并整理了3000份文件夾的豐富資料,從泛黃的老照片到珍貴的文獻檔案,為后續村志的編撰奠定堅實基礎。
沖美村黨總支部委員 劉浩鋒:“特別是他們(突擊隊)來了之后,我們的進度大大地提高。(村志是)我們對于過去的總結,讓后人更清晰地了解到我們的過去,才能夠總結,展望未來?!?/p>
村民 劉錦全:“團隊有文化有精力又年輕,從編寫到交流都很用心到位,我們很感謝他們,(對他們的工作)支持非常支持大力支持?!?/p>
村志編修是一項系統工程。東莞理工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沖美村調研青年突擊隊帶隊老師張放指出,在修村志的過程中,需要多渠道廣泛地收集一個地方各個時期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方方面面的資料,涉及時間跨度長、事物范圍廣,所以工作量很大。盡管調研工作遇到不少困難,但同學們一直保持負責與專注的態度。
沖美村調研青年突擊隊帶隊指導老師 張放:“把現實的口述歷史轉成文字,這個轉寫的過程中的困難是比較大的,我們專門抽取了十名會粵語的同學來做訪談,但是因為口音的問題,老人年長的問題,轉寫中經歷了很多的困難,老人持續訪談 2小時,期間會不斷問問題記錄,一分鐘的訪談需要三倍的時間來轉寫?!?/p>
沖美村調研青年突擊隊隊員 鐘嘉薇:“我會看到沖美村的發展歷程,包括改革開放之后有很多的工業發展,沖美村在鄉村振興建設、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它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是非常令我震撼的?!?/p>
據悉,2022年8月,茶山鎮全面啟動18個村(社區)的村志編修工作,聯合東莞理工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組織了包含18名主編老師、24位博士,以及多名高校師生在內的專業小組入駐各村(社區),深度挖掘茶山的歷史文化,進一步豐富茶山鎮的文化內涵,為“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助力茶山鎮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目前,茶山鎮18個村(社區)村志編修工作基本進入第二稿后的查漏補缺階段,計劃于2025年全面成書出版。屆時,茶山鎮將成為東莞市第一個實現全部村志正式公開出版的鎮街。
茶山鎮村志辦文史研究員 陳賀周:“(茶山鎮)之前只有兩三個村初步編修過村志,其他村都沒有編修過,所以基本上跟村志相關的資料都是比較空白的。我們就通過把不同的途徑去尋找資料,我們這次編修村志從質量上來講收獲是非常大的,有很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材料都挖掘出來,我覺得對于我們茶山來講是很寶貴的文化財富?!?/p>